西格办小学投资180万元修建的塑胶操场是师生们运动的重要场所。图为运动场一角。记者 李梅英 杨小娟 摄
初中藏文班内地班上线率34%,高中藏文班高考上线率98%……这是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格尔木办事处(简称西格办)中学在今年中考、高考中的成绩单。同时,西格办小学也在今年自治区组织的赛课活动中荣获一、二、三等奖各一名,小升初评价测试中各科成绩较去年都有较大提高。
“上世纪50年代,随着格尔木西藏驻地的创建和发展,职工人数不断增多,为了解决适龄职工子女的上学问题,1957年10月在格尔木成立了青藏公路交通运输管理局职工子弟小学。当时占地仅190平方米,两间教室,一名教师、18名学生。”现任西格办中学党总支书记冯小青介绍说,身为西格办二代的他感到很骄傲,“我骄傲自己在格尔木市的第一所学校学习、成长。”
“我为她感动,更为她骄傲,是她给了我成长的天地和成才的机会。我没有理由不爱她,我愿意将我的一生奉献给母校。”这是西格办小学校长杨昆山对母校的深情表达,深沉而又朴实。杨昆山说,因为自己出生于昆仑山脉下,父母索性就把自己取名为“杨昆山”。学成毕业后,杨昆山直接选择回西格办中学任教,后又调至西格办小学任校长。到今天,杨昆山已任教30余年,他把一生都献给了西格办的教育事业。
据了解,西格办1963年试办初中,1972年开设高中班,发展成为一所完全中小学学校,1988年正式更名为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格尔木办事处中学,学校最多人数时达3000多人。近60年来,西格办中小学校为我区培养了14000余名人才。
目前,西格办中学占地3.8万平方米,在校学生700人,20个班,2017届初中藏文班内地班上线率为34%,总平均分为502分,最高分为656分,600分以上占12%。
“西格办小学占地8万平方米,现有学生300人,2009年投入180万修建了塑胶操场;今年8月又投入500万元修建了1200平方米的风雨操场,室内有篮球场、羽毛球场、乒乓球场,健身器材等,能同时容纳200余名学生在里面进行课外活动,目前已投入使用。”杨昆山介绍道。
“我的祖国,高山巍峨,雄伟的山峰俯瞰历史的风狂雨落,暮色苍茫,任凭风云掠过,坚实的脊背顶住了亿万年的沧桑从容不迫……这就是我的祖国,这就是我深深爱恋的祖国。” 此时,西格办小学四年级一班的同学正在风雨操场内深情地朗诵着《我的祖国》,那稚嫩的声音传遍了柴达木盆地,传遍了巍巍昆仑山。